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教授: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法规分析
2021-04-192021年3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评估及交易平台发布会成功举办。会上,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教授对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法规进行了分析解读。
伴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处于老龄,即将迎来一轮动力电池“退役潮”。3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评估及交易平台发布会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与管理华南中心”启动运行仪式举行。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教授出席活动,并在会上发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法规分析”主题报告。
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驱动,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按照一般整车厂电池8年衰减20%的质保能力,从2017年开始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数量的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我国退役电池累计将达到93GWh,年退役电池包数量将超过100万量级。由此将带来巨大的梯次利用潜在市场价值。退役电池通常按照先梯次后再生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据测算,回收规模到2025年市场规模合计将达379亿元(梯次282亿元,再生97亿元)。
王震坡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多个国家和部委发布的热门相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全球气候治理政策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该研究报告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我国碳排放总体路径、行业减排责任、重点技术规划、重大项目布局等多个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我国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明确的“中国方案”。
(图:退役动力电池回收2021年热点政策)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已搭建
王震坡教授在报告中梳理了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的相应责任,并从顶层制度、溯源管理、行业规范、试点方案为热点政策进行了解读。
随后王震坡教授分享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体系等电池回收利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近期工信部发布《2021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提到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再制造等相关标准研制,启动汽车等行业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研究。相关法规标准密集出台,体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