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重点工作 > 正文

专委会主任李力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0成果发布会发言

2020-10-21


    

    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与武汉经开区联合主办的安全·智能·促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0成果发布会暨安全智能电动汽车高峰论坛上,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专委会主任李力受邀在论坛上发表主题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池溯源管理》的演讲。




       演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围绕退役动力电池管理的现状展开,第二部分在管理退役动力电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大问题,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做好退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部分退役动力电池管理的现状: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高速的发展,从图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在全球都是领先位置,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而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也在高速增长,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也是在快速发展。据国内咨询机构统计:到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规模或将达到20万吨(约25GWh)。预计至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约116GWh)。而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到2024年增长5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4亿元),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将增长到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8亿元)。


       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退役电池的市场规模也是十分巨大的,如何处理这些退役的动力电池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构建了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溯源信息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包含了从电池的生产到使用再到报废和无害化处理,全部的信息都会接入到这个平台上,目前已经有471万辆车接入,一共有292家企业上报。接下来是根据平台的数据进行的一些分析,包括从时间维度、注册企业数量、电池分布情况和车辆用途。


       时间维度上,截止2020年9月14日,国家溯源平台接入新能源电池包总计779万个,其中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钛酸锂、镍氢等电池类型。平台数据显示,471万辆新能源汽车已完成生产,进入车辆的销售环节。从注册企业情况上来看,注册企业合计 441 家,以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企业为主。企业共分布于全国 27 个省市及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省注册企业多达56个。电池分布情况上,排名前五的省市为广东省,北京市,陕西省,河南省和江苏省。车辆用途上新能源车根据车辆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乘用车、专用车、客车与其他。其中乘用车占比最大,接入量达到334.6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72.78%。


      对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主要可能有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是安全风险,第二个是环境保护,最后一个是资源回收。


      安全风险:电池拆解分离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极有可能会发生短路、漏液等各种安全问题,进而可能造成起火或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如果未规范的做好存储和运输,极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金属污染,此外,电池梯次利用中对于问题电池的筛选特别重要。如果在筛选过程中没有被检验出来,会增加其他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


       其次,是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废旧锂电池没有送至有资质的回收网点或企业进行统一处理,被随意处置或丢弃,将会造成巨大污染;同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及其转化产物、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均为有毒有害物质

       最后,是资源回收问题:伴随我国锂电池产业持续发展,对稀土金属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资源供需不平衡,我国的钴对外依赖度一直在80%以上,导致市场稳定性差;梯次利用安全风险:对于问题电池的筛选特别重要。如果在筛选过程中没有被检验出来,会增加其他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


       在未来,我国对于退役动力电管理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政府有关部门与其他关联机构应该从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进行约束与规范,保证行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同时建立良好生态。


       其次,各个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退役电池回收利用的工作中来,对全生命周期电池的管理达成一致共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在充满机遇的时刻做好技术创新与知识储备,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做好支撑作用。


       最后,不同的行业团体、联盟、协会等也要起到带动与服务作用,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当好参谋,为行业搭好平台,为企业做好服务。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