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技术或将助磷酸铁锂电池重获市场竞争力
2020-11-02由于较好的稳定性、成本的可控性、以及较高的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曾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一枝独秀,但受限于其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行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步放弃了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转而选择在能量密度上具有先天优势的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将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从100公里直接提升至600公里甚至更高,大大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然而,随着应用的普及,三元锂电池也逐渐暴露出较大的安全风险,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接连发生多起装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事故,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的担忧。
近年来,三元锂电池被认为是未来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与磷酸铁锂电池同样的成组条件下,同样的过冲、过热、过放的不利环境,三元电池更容易发生热失控,反应也更为激烈,相较之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更高。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低能量密度,比亚迪推出了基于CTP技术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电芯的使用寿命方面,刀片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相比电池循环次数大幅度提升,拥有超过10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大大提升了整车的实用性。在电池的安全性方面,该电池系统的失控温度远高于三元锂电池,且电池组具有更高的整体刚性,有着更强的抗变形、耐挤压和耐穿刺能力。在能量密度方面,刀片电池采用长电芯方案,极大提升了电芯的成组效率,不仅重量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也高达50%,续航里程几乎可以比肩三元锂电池。

图:比亚迪刀片电池结构图解
综上所述,基于CTP技术的刀片磷酸铁锂电池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随着市场对于安全性关注的日益增加以及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在CTP技术的助力下,具备更高安全性与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路线有望重获市场竞争力。

图:装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