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信息化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2020-11-18恰逢十三五计划收官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专题报道,系统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快速增长,2015年以来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过48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新能源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此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把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协同相关部门,统筹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助力产业体系健全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以及管理机制四大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按照国务院部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公安部等20个部门共同和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相继成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工作推进体系。
在技术创新方面,2016年以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工业强基工程、技改专项等项目,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7亿元,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
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发布实施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优惠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通过安排中央财政给予充电建设运营奖补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在管理机制方面,逐渐完善的机制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出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实施了《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路线图》。
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扩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在核心技术方面,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行列。在体系构建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基础材料、电池、电机、整车、生产装备等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贯通,形成为了助力产业体系健全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以及管理机制四大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按照国务院部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公安部等20个部门共同和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相继成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工作推进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2016年以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工业强基工程、技改专项等项目,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7亿元,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
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发布实施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优惠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通过安排中央财政给予充电建设运营奖补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在管理机制方面,逐渐完善的机制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出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实施了《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路线图》。
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扩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回顾“十三五”时期,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整体向好,但仍面临一些发展短板,替代优势尚未形成、核心技术有待突破、配套环境有待完善。近日,国务院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根据《规划》,为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应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发展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加大推广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同时也要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和衔接,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支持动力电池梯次产品在储能、备能、充换电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也是助力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的推广力度还要不断加大。要综合施策、循序渐进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支持“换电”模式创新发展,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充电、停车、过路过桥等使用环节优惠政策,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